香港回歸後,中國和香港之間的經濟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。1980年代香港經濟的規模一直佔據中國經濟規模的10%以上,1993年超過了20%,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,2014年下降到了3%以下,這影響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交涉能力。
香港回歸之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,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受到極大衝擊。利率暴漲,股市和房地產崩盤,整體經濟陷入負增長。再加上2003年3月到6月沙士(SARS)的流行,旅遊,零售,餐飲,娛樂等行業受到巨大打擊,失業率也達到歷史最壞水平。為了扭轉局面,2003年中國政府與香港簽訂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並展開救援。經濟部門的對策是加強中國和香港的經濟融合。中央政府允許內地部分城市的居民可以以個人身份赴港旅遊,並給毗鄰香港的深圳市居民發放多次有效簽證。這些舉措尤其擴大了大陸到香港的旅遊觀光。據估算,自2007年以來,中國大陸有7000萬人次到訪香港旅遊。遊客的增加給香港的零售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。而且來自中國的投資也不斷增多,就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情況來看,2016年以來來自大陸的投資超過了40%。
2003年經濟蕭條的情況下,香港政府推進《國家安全(立法條文)條例草案》,引起了極大爭議,50萬市民上街抗議最終條例被撤回。中國政府認為這有經濟方面的原因,因此加速了經濟的融合。比如展開了對原產香港的進口貨物實施零關稅,擴大前往香港的個人遊等一系列經濟援助政策。與此同時香港的失業率下降,經濟增長得到恢復。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四川大地震時期,香港對中國的關注很高,關係也很好。
但是,經濟融合引發的副作用也日益增多。
首先,巨大的人流給香港的基礎設施帶來壓力。隨著大陸遊客劇增,交通機關和商店變得擁擠,醫療、教育等社會福利資源分配產生不足。為了躲避大陸的計劃生育政策,大陸孕婦前往香港產子,導致香港婦產科病床不足的現象發生。
同時,市民生活的質量也下降了,尤其導致了房地產價格暴漲。香港作為人口過密城市,房地產投機十分活躍,自從個人遊解禁,來自大陸的富有人群開始購買香港的房地產,香港也實施了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」(投資移民)等一系列政策。該計劃給投資一定數額以上的人賦予香港居留權,結果10年之內香港房地產價格翻了5倍,同時房租暴漲,餐飲和零售商品的價格也受到影響,庶民的生活受到壓力。
不僅如此,內陸和香港市民之間的感情對立也逐漸加深。大陸遊客中有部分人大量採購香港的日用品到內地倒賣,香港市民蔑稱這些人為「蝗蟲」。而且關於公共禮節方面香港人和大陸人的情感衝突也在加劇。部分香港人甚至發起了「驅趕蝗蟲示威」。
這讓香港人對「香港究竟是誰的」產生疑惑。房屋稅暴漲,導致商販撤店,隨之入駐的是專供大陸遊客的貴金屬奢侈品店和化妝品店。遊客的大量流入也將香港的街道「中國化」。為遊客服務的商店擠走了以當地市民為主要顧客群的商店,這種現象令香港市民感到喪失了社區多樣性,自主性,自由和民主。
隨著製造業遷往鄰近中國的地區,2010年中葉香港東北部的工業區開始進行商業開發,都市改造趕走了原先在該地夾縫生存的文化藝術空間和小商店。由於反對東北開發被逮捕的活動家,其中一部分人的量刑甚至高於參加雨傘運動被逮捕的人,這表明官方認為「侵犯經濟利益」比政治因素更嚴重。
例如此類的經濟矛盾,對雨傘運動和2019年的民主化運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